三、模仿对象
同样是削球手,每个人的打法特点却完全不同,有人以稳削为主,有人攻削结合;有人以转不转削球为主,有人却以逼大角见长;有人站位偏近,习惯高点快速切削;有人则离台稍远,两面频繁倒板,回球飘忽不定。。。。。。
根据自身特点,选则一个模仿对象可以帮助自己明确技术风格,快速提高球技,少走弯路。
很多人都很喜欢朱世赫打球的风格,我本人也觉得他的球很好看,但我认为他的球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,特别是业余爱好者。因为他的反手稳削,正手暴冲的打法特点本身对步法要求非常高,仅就这一点来说,我想我们就只有羡慕的份了。与其盲目追求高难度的风格,倒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特点的球员来模仿会更实际一些。
四、手感/反应
手感和反应也很重要吗?是的,原因很简单,相对于攻球而言,削球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打法,即使是在攻击力超强的丁松和朱世赫身上,削球也依然是从“挨打”开始。但同样是“挨打”,你削球质量不高,被对手随意抽杀,自己狼狈不堪是一种情况;你削球变幻莫测,对手进攻完全是根着你的节奏在走,这又是另一种情况。我想大家都明白,第二种情况才是削球的最高境界,那么如何练到这一层呢?出色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是绝对不能缺少的。
削高吊/前冲,制造加转球/不转球需要出色的手感才能控制自如;顶重扣,削追身,救短球也需要灵活的反应才可以应付,还有倒板削,大角度救球,伺机反攻......这些全都是需要细腻的手感和迅捷的反应才可以做到的。细腻的手感能够帮你随心所欲地控制回球的旋转,落点,角度,线路,速度,从而有效遏制对手的攻势,而迅捷的反应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球的性质和线路,从而做出最合理地回击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