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法风格
最后我再来说人们常常喜欢说的“符合自己的打法”,这方面我不多展开,您别偏差太远就行,明明习惯近台别搞个远台板,明明快攻打法别搞个地道的弧圈板,明明强攻风格别搞个防守相持板,明明控制型的风格别搞个暴力重型武器。发力不够集中的,慎用脱板太快的拍子;发力比较好的(尤其是出手很重控制能力却一般的朋友),慎用弹性太大或者弧线太长的拍子。
语言是可以交流的,感觉拿什么来传递?用语言?足够吗?大家在传递器材感受的时候,经常出现意见不统一,为什么?没有参照物,标准不统一。参照物必须建立在你已有的经验上,你学物理也必须有感官经验,否则也没法学。你器材玩得越多,参照物越多,就越容易听懂测评,了解其它没打过的器材。所以我鼓励大家小烧一圈,对器材的感觉我们真的没办法从零跟你讲。其实说老实话,浮云也多。我们要抓核心要害,摒弃不求甚解、附庸风雅的论调。抓住问题的本质,分清哪些是真知灼见,哪些是浮云。今天在这里我也想劝戒大家一下:第一,有些细节问题别太钻牛角尖,画素描要先勾轮廓再描细节,你轮廓勾好了吗?就开始描细节,我上面说的其实就等于是在帮您勾轮廓,大方向找准了再微调,一步一步来,否则细节问题纠结半天,你又突然换板,以前花的大米和表情都白费了。第二,有些说法真的是官方言论,书生腔调,有的朋友自己还没领会透彻就拿出来教导别人,反正这个事情是两面的,说起来也是助人为乐,但有时候也真是让人作呕。拜托大家能诚实的时候麻烦尽量诚实一点儿,我们以道听途说为耻,以提笔原创为荣。我相信更多的朋友会喜欢掏心窝子的原创,而不喜欢听那些耳朵都起茧子却又不知所云的论调。
本文源于网络,经国球汇编辑,转载请注明国球汇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