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
张传铭年轻时是济南军区体工队乒乓球队队员,后担任教练员。虽然一直搞乒乓球专业,但平素酷爱足球。儿子3岁时他就带他去练足球,停球、颠球、正脚背、外脚背什么的都一项一项教他。
晨曦里,夕晖下,一大一小的两个男人在操场上踢足球,教的认真,学的专注,在旁人看来,犹如一道风景线。
——张传铭后来说,“继科小时候的足球天赋也很高,当初假如自己坚持让他进行足球训练,应该能够进入专业队”。
但是国足的屡战屡败、老是没戏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。1993年5月,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中0比一被也门队击败,又一次令国人大跌眼镜,伤心欲绝。张传铭对不争气的中国男足终于彻底失望。他明白了中国的足球之路如同地球去火星,太空之旅,太漫长太遥远,要想圆中国人的足球梦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,让儿子这么练下去,即便修成正果练成了“国足”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,还是打住吧,趁早换篇还来得及。
张传铭对儿子说,“儿子,咱不踢球了,改打乒乓球吧,爸可以教你一辈子!”尽管当时5岁的继科很不情愿学乒乓球,还整天抱着足球不放,但拗不过父亲,三番两次,只得作罢。
计划生育乃国策。城里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,不但父母疼,还有爷爷奶奶宠,外公外婆爱,无疑是“小公主”、“小祖宗”。如今是竞争社会,孩子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,千万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于是从小就开始学钢琴、学外语、学绘画、学拉丁舞……内外兼修。张传铭却让儿子学打(踢)球,先是大球,觉得学大球没意思了又是改学小球,横竖是球。吃体育饭也就是吃青春饭,好光景就那么短短几年,修炼之路却苦之又苦,而且混成明星大腕出人头地的又少之又少,如同凤毛麟角,一般家庭还真不愿意让自己唯一的的心肝宝贝遭这份罪。
人生的第一个回合就是“拼爹”,尤其在咱们中国。
当然,别人家拼的是爹的地位、权势、金钱与人脉:爹是大型国企老总,银行、保险公司、上市公司的董事长,旱涝保收——横竖那财务报表咋做都成,年薪百万乃至过千万;爹是省、市、县长或同级别的书记,隐形收入是工资卡上的好几倍,胆子大点的可以是数十倍——反正咱们这地儿充分保护个人隐私,又不向老百姓公布“公务员”个人财产,汇往海外或添置几套住房挂在小舅子小姨子名下也无人知晓;爹若是中央、国家一级的领导那就更好了,孩子一落地就成了“TAZI党”,将来的人生之路铁定的一顺百顺,行得春风有夏雨,或许还可以从事上层建筑领域,造福祉于社稷黎民。再不济爹也是个私企老板、建筑商包工头、小煤窑主,好歹给子女拼个豪车别墅经济基础,过上三四代的幸福生活绰绰有余。但张家的爹无权无势,身无长物,不过是个普通的基层教练,故只能拼爹的那点手艺。
人生就是一次开花的过程,姹紫嫣红,世界因此而缤纷绚烂;童年,是生命绽放的开始,拔节抽枝,世界因此而生机勃勃。当爹的如何把关,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绽放的方式,至关重要。故张家只能拼爹的那点脑袋瓜子。
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。
后来的事实证明,张传铭让年幼的儿子改行的“决策”无比正确。因此,足坛少了一个二三流球星(即便日后成了中国男足的前锋、队长、领军人物,放在世界范围里充其量也只是个二三流球员;况且,是否能混成这样还不一定,难度太大),乒坛却多了一位实实在在的大满贯得主。
和前辈邓亚萍阿姨,刘国梁、孔令辉叔叔一样——这三位大满贯得主的父亲都是乒乓球教练,都是子(女)承父业,正所谓: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”。
张继科人生的第一个回合,拼爹,他赢了。
尽管,此时年方5岁的他,对“拼爹”一词的含义毫无概念。
节选自渔樵老师作品《张继科小传》
张继科小传(二)链接:http://www.cgtt.net/2550.html
青岛小哥张继科一脚踹飞了好几万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ODQxMzcwMg==&mid=200890379&idx=1&sn=43f12510a401a5d871d14459a9257f13#rd
科爸张传铭:我不希望负面的事发生在我儿子身上,对于继科我还是很有信心的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ODQxMzcwMg==&mid=200926421&idx=1&sn=69449af9f23541f28bcc26ba7a5dc5f5#rd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来自外部的引用: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