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战胜江嘉良
1985年的重要赛事是在哥德堡举行的世界锦标赛。瑞典队摩拳擦掌准备迎战中国队。瑞典队的队员有曾获世界冠军的斯塔兰.本格森为核心的几位25岁左右的老队员,如:“苹果”、乌尔夫.本格森及乌尔夫.卡尔松。也有20岁左右的年轻队员,如:瓦尔德内尔、林德及佩尔森。每个队员都以极高的积极性投入训练。从1984年的6月至1985年的3月,瑞典男队整整集训了103天,这样的全力应战在瑞典队可谓史无前例。
1984年6月,瑞典队与中国的高手们打了8场比赛,中国队赢了其中的7场。但瑞典队成功地在中国队的本土上给中国的高手施加了压力,比如瓦尔德内尔与乌尔夫.本格森都第一次打赢了江嘉良。在整个过程中,瓦尔德内尔一共赢了5场单打,输了3场。
1984年7月,瓦尔德内尔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4位,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排名是第8位,而前年只是第22名。
在被视为世界锦标赛总排练场的法国公开赛上,四个瑞典选手,三个中国选手及一个波兰选手打入了四分之一决赛。最后瓦尔德内尔输给了中国队的范长茂而获得亚军。瓦尔德内尔在决胜局中以12比6及19比16领先,但被范追至19平。瓦尔德内尔接发球不得分,使比分变成19比20,最后输给范。
“这是我最丢脸的一次失败。”瓦尔德内尔赛后叹气说。
这年的秋天,中国队继续在乒坛上占着绝对优势。在意大利、南斯拉夫、法国的公开赛上,中国人组成两个队参赛,获得了19个冠军的绝对胜利。在对中国队的单打比赛中,瑞典队只赢了12场比赛中的3场,瑞典队必须想出锦囊妙计才有望在哥德堡的世乒赛上战胜中国队。
在德国做职业球手
瓦尔德内尔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专心想着如何应付中国队,从这年的秋天开始。他为德国的ATSV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打球,合同期为三年。据说他当时是11个去德国打球的瑞典选手中酬金最高的,每个赛季俱乐部付给他约40万克朗,当然,俱乐部亦对他有打出好成绩的要求。瓦尔德内尔没有辜负俱乐部的重望,次年春季,该俱乐部成为全德联赛的冠军队,瓦尔德内尔是该俱乐部中成绩最好的选手。
“那是一段很开心的日子,”瓦尔德内尔回忆道,“在萨尔布吕肯,乒乓球是影响很大的,很多人观点,比赛时场上的气氛总是很好,很热烈。”
对于瓦尔德内尔来说,去德国打球很有益于他的发展,经常奔波于瑞典和德国之间令他习惯带着旅行的疲劳上场,但仍能打出好成绩。在德国,他第一次单独住,他不得不用外语来应付日常生活,这几年是他成为大将前“劳其筋骨,苦其心志”的磨练阶段。
“我当时18岁,在德国学会了在台前不骄不馁,意志顽强,那时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,要求很高,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仍保持良好发挥。那时的赛事可真多,每隔一个星期就是一场比赛。”瓦尔德内尔说。
做职业球手除了要得分取胜外,还要把比赛打得好看,有观赏性,这才对得起买票看比赛的观众。在瓦尔德内尔为萨尔吕肯服务的第二年,斯塔兰.本格森成为该队的教练。本格森说在欧洲杯的一场比赛上,他们所在的德国队遭遇波兰队,决胜的一场由瓦尔德内尔对波兰队高手库哈尔斯基。瓦尔德内尔赢了第一局,在第二局他也领先手情况下,却忽然远远地离开球桌,打起了叫人叹为观止的高吊球,好看而不实用,失去了领先地位。
“我不得不在暂停时对他咆哮:观众喜欢你是因为你会赢,不是因为你会表演!我当时很想他赢,但我知道他想取悦观众。”斯塔兰.本格森回忆道,“在决胜局时他改了打法,不搞那么多花样了。结果他赢了这场比赛,我队得以继续下去,并最后获得了欧洲杯的冠军。”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