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获得欧洲十二强冠军赛
瓦尔德内尔进入一个所向无敌的好时期,2月份在捷克他第一次赢得了欧洲十二强的冠军。当时“苹果”已经连赢8场比赛,大家都认为冠军非他莫属。但第9场比赛他输给了捷克的奥洛夫斯基。
“我从‘苹果’输给奥洛夫斯基看出,他底气不足了,当时我就知道,如果我能将自己剩下的两场比赛打好,我就有希望赢得整个赛事。”瓦尔德内尔说。
第10场比赛,瓦尔德内尔以3比0打败捷克的潘斯基,这时还剩下4个选手要打第11场比赛。也就是最后一场比赛。他们是“苹果”对潘斯基,瓦尔德内尔对波兰的格鲁巴。当潘斯基最终将“苹果”打败时,瓦尔德内尔正以2比1领先;第4局,瓦尔德内尔以17比14领先,但因求胜心切,心情紧张而输掉这局,决胜局他们打得非常精彩,最后,瓦尔德内尔获胜,荣获这个赛事的冠军。
这个成绩令他满意,一年前的欧洲十二强赛上,他获得第9名。有三场比赛,他都以与对手很接近的比分输掉,仅以二、三球之差,决胜局就丢掉了。赛后,领队巴尔纳说,瓦尔德内尔体力太差,没指望在欧洲十二强赛这样的马拉松式的赛事上获胜。
“日后,领队为所说的这句话,时不时被人笑话。”瓦尔德内尔笑道。从这一年起,一直到1997年止,瓦尔德内尔一共赢了6个第一,及4个第二名。欧洲十二强赛也成为瓦尔德内尔最喜欢的赛事。
瓦传-12
没赢的“热门人物”
1984年在莫斯科举行的欧锦赛,一开始大家都看好瑞典队,瓦尔德内尔在对法国队的比赛中连赢三场,在团体赛中个人积分8-0,成为瑞典队的常胜英雄。但在对波兰队的半决赛中,他却因感冒发烧,而只赢了对德里泽尔的一场,对格鲁巴和库哈尔斯的两场都输了。瑞典队因此以3比5输给了波兰队。决赛中,法国队打败波兰队而赢得了团体冠军。
瑞典队的“苹果”因伤没有去莫斯科参赛,所以开始时,大家都认为个人冠军非瓦尔德内尔莫属。瓦尔德内尔在第三轮比赛中瓦杜拉塞克相遇,连赢两局后他继续以10比5领先,可谓形势一片大好。但也许是因为胜利在望而过于自信,也可能是因为体力不支,他开始把球发得过远了,结果第四局输得一塌糊涂。第五局瓦尔德内尔以12比17落后于杜拉塞克,追至18比19之后,还是以19比21输了。
“杜拉塞克打得很自信,他一直盯着我的反手打。再加上我得了感冒,体力不支,头脑不清,战术乱了套,而且离开球台越来越远,这样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,也就打得更自信了。”瓦尔德内尔事后说。
为瑞典队争回一点面子的是乌尔夫.本格森,瑞典队的第5号选手,他出人意料地打败了波兰的格鲁巴。瓦尔德内尔与林德获得了双打第二。这场比赛他们其实是可以拿到第一的:与南斯拉夫选手打决赛时,双方打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擦边球,人人都看到了,唯独裁判没有看到,南斯拉夫的队员也一声不吭,他们得到这一分时,全场一片哗然。瓦尔德内尔和林德的情绪被大大干扰,在无法集中精神的情况下又连丢三、四分,最后得了双打第二。
这是瓦尔德内尔在众望所归的压力下打大型的锦标赛,他没有发挥好。在单打比赛中,他又由于在关键时刻没能保持头脑清醒而白白送走了获胜的机会。在双打决赛中,他因对方不承认擦边球而激动起来,连续失分。这次他从莫斯科没有带回来冠军称号,却带回来了许多经验教训。吸取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他日后的事业大有帮助。
第一次战胜江嘉良
1985年的重要赛事是在哥德堡举行的世界锦标赛。瑞典队摩拳擦掌准备迎战中国队。瑞典队的队员有曾获世界冠军的斯塔兰.本格森为核心的几位25岁左右的老队员,如:“苹果”、乌尔夫.本格森及乌尔夫.卡尔松。也有20岁左右的年轻队员,如:瓦尔德内尔、林德及佩尔森。每个队员都以极高的积极性投入训练。从1984年的6月至1985年的3月,瑞典男队整整集训了103天,这样的全力应战在瑞典队可谓史无前例。
1984年6月,瑞典队与中国的高手们打了8场比赛,中国队赢了其中的7场。但瑞典队成功地在中国队的本土上给中国的高手施加了压力,比如瓦尔德内尔与乌尔夫.本格森都第一次打赢了江嘉良。在整个过程中,瓦尔德内尔一共赢了5场单打,输了3场。
1984年7月,瓦尔德内尔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4位,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排名是第8位,而前年只是第22名。
在被视为世界锦标赛总排练场的法国公开赛上,四个瑞典选手,三个中国选手及一个波兰选手打入了四分之一决赛。最后瓦尔德内尔输给了中国队的范长茂而获得亚军。瓦尔德内尔在决胜局中以12比6及19比16领先,但被范追至19平。瓦尔德内尔接发球不得分,使比分变成19比20,最后输给范。
“这是我最丢脸的一次失败。”瓦尔德内尔赛后叹气说。
这年的秋天,中国队继续在乒坛上占着绝对优势。在意大利、南斯拉夫、法国的公开赛上,中国人组成两个队参赛,获得了19个冠军的绝对胜利。在对中国队的单打比赛中,瑞典队只赢了12场比赛中的3场,瑞典队必须想出锦囊妙计才有望在哥德堡的世乒赛上战胜中国队。
在德国做职业球手
瓦尔德内尔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专心想着如何应付中国队,从这年的秋天开始。他为德国的ATSV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打球,合同期为三年。据说他当时是11个去德国打球的瑞典选手中酬金最高的,每个赛季俱乐部付给他约40万克朗,当然,俱乐部亦对他有打出好成绩的要求。瓦尔德内尔没有辜负俱乐部的重望,次年春季,该俱乐部成为全德联赛的冠军队,瓦尔德内尔是该俱乐部中成绩最好的选手。
“那是一段很开心的日子,”瓦尔德内尔回忆道,“在萨尔布吕肯,乒乓球是影响很大的,很多人观点,比赛时场上的气氛总是很好,很热烈。”
对于瓦尔德内尔来说,去德国打球很有益于他的发展,经常奔波于瑞典和德国之间令他习惯带着旅行的疲劳上场,但仍能打出好成绩。在德国,他第一次单独住,他不得不用外语来应付日常生活,这几年是他成为大将前“劳其筋骨,苦其心志”的磨练阶段。
“我当时18岁,在德国学会了在台前不骄不馁,意志顽强,那时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,要求很高,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仍保持良好发挥。那时的赛事可真多,每隔一个星期就是一场比赛。”瓦尔德内尔说。
做职业球手除了要得分取胜外,还要把比赛打得好看,有观赏性,这才对得起买票看比赛的观众。在瓦尔德内尔为萨尔吕肯服务的第二年,斯塔兰.本格森成为该队的教练。本格森说在欧洲杯的一场比赛上,他们所在的德国队遭遇波兰队,决胜的一场由瓦尔德内尔对波兰队高手库哈尔斯基。瓦尔德内尔赢了第一局,在第二局他也领先手情况下,却忽然远远地离开球桌,打起了叫人叹为观止的高吊球,好看而不实用,失去了领先地位。
“我不得不在暂停时对他咆哮:观众喜欢你是因为你会赢,不是因为你会表演!我当时很想他赢,但我知道他想取悦观众。”斯塔兰.本格森回忆道,“在决胜局时他改了打法,不搞那么多花样了。结果他赢了这场比赛,我队得以继续下去,并最后获得了欧洲杯的冠军。”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评论